在日本,脱毛已经不仅仅是女性的美容选择,而是蔓延到男性、儿童,甚至婴儿的“社会标准”。
这个国家对毛发的排斥已经到了极致,甚至有议员建议未来对毛发征税,还出现了“基因编辑婴儿项目”,目的就是让人类天生无毛。
日本怎么会变成这样?一个国家,为什么对自然生长的体毛如此敌视?
日本人对于身上的毛发,可谓是关心之至,早在江户时代,日本人对毛发的管理就已经相当讲究。
男性在澡堂里用“毛切石”磨掉体毛,尤其是隐私部位处理得最为细致,穿兜裆布的男人如果露出毛发,会被视为极其羞耻。
展开剩余86%而游女们则用轻石粉混合油涂抹在皮肤上,再用细线拔毛,进行脱毛处理。
在当时,干净、没有毛发的身体才被认为是“文明人”的象征。
这种对洁净的执念,在明治维新后被进一步放大,从西方传入的文明开化观念,直接把体毛等同于落后、肮脏、不体面。
到了1895年,一则登上《朝日新闻》的新闻,把脱毛推到社会舆论议程上。
大阪一名商人因腋毛过多,被顾客当场退货,他只好尴尬地剪毛自保,这一事件,引发了热议,很多人开始意识到体毛可能不仅仅是私事,而是影响交易和社交的“面子工程”。
20世纪初,东京百货公司首次上架“脱毛纸”,首年销售20万包。
这背后,其实不是仅仅因为人们爱美,而是因为社会压力已经把脱毛变成一种“必须”。
与此同时,美国杂志也开始鼓吹女性穿无袖礼服必须剃腋毛,这种观念迅速传入日本,女性开始普遍剃毛,特别是腋下和腿部,逐渐成为社会上的通行做法。
到了上世纪50年爱以后,日本女性剃腋毛已成为常态,不剃毛的女性会被认为不注意卫生、不够女性化,甚至在面试、恋爱中被扣分。
70年代,日本脱毛进入“技术革命期”,TBC等连锁美容机构成立,迷你裙、丝袜等时尚潮流的流行,也间接催生了腿部脱毛的普及,脱毛服务开始多样化,从蜡脱毛、电解脱毛到化学脱毛,手段不断升级。
到了80年代,美容院开始推出“全身脱毛套餐”,价格虽然高昂,但预约爆满。
那时候的美容广告开始强调“脱毛不是为了自己,是为了他人”,这句话一出,脱毛就从个体行为变成了社会责任。
进入21世纪之后,日本社会对体毛的“敌意”进一步升级,不仅女性开始对毛发零容忍,男性和儿童也被卷入这场脱毛风暴。
TBC公司在2011年就推出了儿童脱毛服务,目标客户是7到15岁的孩子,到了2023年,中小学生脱毛人数比2016年增长了810%。
最受欢迎的部位是手臂、腿部和脚部,甚至三岁以上的孩子也被包装成“脱毛潜力股”,一些公司像Dione,推出了“亲子脱毛套餐”,鼓励母女一起剃毛。
在学校,脱毛也逐渐“制度化”,东京的小学安排“毛发检查”,横滨的中学甚至发放“脱毛补助券”,有的幼儿园老师会暗示家长,孩子毛太多不礼貌。
日本的社交媒体上,搜索“体毛”加“欺凌”关键词,会出现大量求助帖,这不是虚构,而是现实。
在这一切背后,是强大的商业力量推动“体毛羞耻”情绪。
TBC公司曾被揭发伪造调查数据,拍摄引导性广告,把“毛发”包装成令人厌恶的东西,广告语中写着:“你上学不洗脸吗?那为什么不脱毛?”
其实脱毛原本也没有什么,但问题就在于,这些脱毛产品中,有不少安全隐患。
一方面,随着脱毛机构之间恶性竞争,价格战打到极致,有的推出490日元脱两个部位的体验,还有的330日元脱五个部位。
如此低价背后,是成本压缩带来的安全隐患,2021年,日本共发生281起因脱毛而导致烧伤的纠纷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儿童脱毛产品中被检测出含有激素。
有的孩子使用后出现生长迟缓、发育异常,医学专家指出,这种早期破坏毛囊的行为,容易导致免疫系统紊乱,还有医生警告,儿童脱毛会增加感染HPV的风险。
而在更深层次上,这是一种对身体的“规训”。
文化人类学家矶野真穗指出,日本人对毛发的排斥,是一种极简洁癖的体现,他们认为身体上多余的部分都应该被去除,毛发是最直接的“多余物”。
不仅是身体,连隐私也开始被脱毛“管控”。
一些脱毛机构安装了AI仪器,扫描顾客毛发密度,甚至引入“毛发识别门”,拍照记录毛发分布,这引发了隐私争议,很多人表示感到羞辱和不安。
但无论什么事都讲究一个限度,一旦过了头,反而是得不偿失。
现如今,日本也有些人开始反抗,网络上不断有人发声,还有人自发组建“毛发抵抗军”,用假毛艺术作品,讽刺社会对毛发的敌意。
脱毛,本来是为了美,现在却成了规矩。
体毛,本是自然存在,如今却成了“耻辱”的象征。
那我们不禁要问,一个社会如果连体毛都无法包容,又如何真正尊重个体的身体自主?
信息来源:
2024-07-10 08:37·环球网 日本为什么被称“无毛社会”
2024-07-10 07:30·环球时报新媒体 日本为什么被称“无毛社会”
信息来源:
2024-07-10 08:37·环球网 日本为什么被称“无毛社会”
2024-07-10 07:30·环球时报新媒体 日本为什么被称“无毛社会”
发布于:河南省瑞和网配资-杠杆买股票-炒股配资平台-五倍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