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◎记者 张欣然 张琼斯
在税期与跨月因素交织的关键时点,央行释放稳流动性信号。10月27日,央行加量续作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(MLF)。这是今年以来央行连续八个月加量续作MLF。
业内认为,随着多重工具协同发力,央行在“防风险”与“稳预期”之间保持平衡,资金面有望平稳跨季,流动性总体维持“稳中偏松”格局。10月27日,政策层面亦有最新动向,央行宣布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。当日盘后,债券收益率直线下行。
央行加量续作MLF
央行10月27日公告称,以固定利率、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3373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操作利率为1.4%。同日,央行续作9000亿元MLF,期限为1年期。由于当日有7000亿元MLF与1890亿元逆回购到期,对冲后单日实现净投放3483亿元。
分析人士表示,考虑到10月有7000亿元MLF到期,当月MLF净投放将达2000亿元,总体符合市场预期。10月也将延续近几个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态势。本次操作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,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,也有利于进一步支持政府债券发行,更好满足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,彰显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立场。
“考虑到本月还有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,意味着10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元,与9月持平,净投放规模持续处于较高水平。”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。
央行本次操作,体现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配合。王青表示,当前仍然处于政府债券较大规模发行阶段,近期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,预计10月政府债券净融资将达万亿元规模。同时,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落地,会带动配套信贷较大规模投放。
“10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稳健宽松,长短端流动性工具同步发力,长短端流动性成本平稳,可见央行维持流动性充裕的态度明确。”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。他还认为,央行长端流动性维持宽幅投放,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呵护流动性、稳定债市情绪的意图。
多重因素扰动季末资金面
随着10月进入尾声,市场迎来“大税期+跨月”的双重考验。业内认为,本周短期流动性或阶段性趋紧,但整体扰动有限,央行相关操作有望平抑波动。
华西证券研报认为,10月27日为税期申报截止日,28日至29日资金集中走款,届时7天期拆借资金可跨月,或对市场形成一定压力。然而,从结构上看,扰动因素相对温和:一方面,本周逆回购合计到期8672亿元,虽较前一周的7891亿元略有上升,但仍显著低于今年以来周度约1万亿元的中位数;另一方面,政府债缴款压力较小,仅1337亿元,也不及年内2626亿元的中位数水平。
与此同时,票据市场的变化也透露出资金面的微妙信号。华西证券研报认为,近期票据利率快速下行,叠加大型银行连续大额净买入,或意味着实体融资需求仍偏弱,信贷扩张动力不足,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税期因素带来的紧张情绪。
财通证券研报称,除税期外,本周扰动因素还包括北交所新股申购冻结资金,中诚咨询新股申购预计冻结资金约6000亿元,短期内可能进一步收紧市场流动性。
资金面预计平稳跨季
从近期操作节奏看,央行正加快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,在“稳预期”与“防风险”之间寻找平衡。多家机构预计,尽管短期扰动仍存,但整体资金面跨季无忧。
财通证券认为,尽管本周扰动因素较多,但央行“流动性呵护”的主线并未改变。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逆回购操作平抑波动。资金利率或呈现季节性小幅上行,但波动幅度将低于往年同期。
与此同时,政策层面的最新动向进一步提振了市场信心。10月27日下午,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: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;综合平衡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和防范金融市场道德风险,探索在特定情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安排。
业内人士认为,此举意味着央行调控手段更加丰富,为维护市场稳定提供了新的政策抓手。10月27日盘后,债券收益率直线下行。截至记者发稿时,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.75个基点报2.175%,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3.5个基点报1.81%。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责任编辑:屠欣怡
瑞和网配资-杠杆买股票-炒股配资平台-五倍股票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